地址: 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电话: 0771-5900862
    传真:
    邮编: 530200
    邮箱: sxy@unn.edu.cn

    学院风采
    【吾师风采】用爱心去塑造,用真诚去感召,用人格去熏陶——访商学院李波波老师
    2024年10月24日 09:08  来源:   浏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李波波教授不知不觉已经在南宁学院从教28载。28个风雨兼程,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李老师见证了邕江大学到南宁学院的飞速发展,南宁学院也给了她施展人生价值的舞台,使得她对教育的热爱始终如一。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秉持创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乐教爱生、启志润心的育人智慧一直贯穿在她的任教生涯中。看到学生成长、成才,是她最开心的时刻,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爱”映现在她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她经常与学生深入交流,关心学生成长,不仅是同学们的“人生导师”,更是同学们值得信赖的“知心姐姐”。

    理论课教学中,她突破创新“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授课方法,引导本科生更好的参与到创新创业和科研项目中。始终秉持四个创新,她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鼓励学生要密切关注学科领域前沿方向,还会常常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在教学中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让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一)课程思政融合创新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比如在《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导入诚实守信等思政元素,告诫学生不能做假账,强调遵纪守法,在未来的职场里要诚实守信、认真履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创新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课赛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如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等,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以赛促学,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 、“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展”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她的学生累计获特等奖和一、二等奖等多项,她也曾被评为多项竞赛的优秀指导老师。

    (三)实践教学创新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主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多项。在教学改革上,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创新创业建设与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基地,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教学资源创新

    重视校友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挖掘校友资源的优势,开创新桂商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在后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服务、就业服务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

    传道授业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就是李老师,用近28年平凡岗位的勤勉与坚守,分劳赴功,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和党员同志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执教近二十八载,她指导过的学生如今有不少学生已经成为企业公司的核心员工或单位骨干力量,如企业的总经理、企业的高管、私人企业的老板、高校和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可谓是真正称得上桃李满天下!

    人梯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亦是教育的生命之源。没有甘于奉献精神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真挚的。而李教师真挚的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而唯有打开学生的内心,跟学生真诚交流,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目的。李老师爱生如子,倾心育人,既是仁爱所在,更能让爱传递,铸造师魂,体现了无私奉献的人梯精神。

    教育是人碰到人的最美丽的事业。“课程是旅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建构以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一段美好旅程。”“教师要努力彰显自身的理论魅力、思想魅力、教学魅力、学术魅力、人格魅力。”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爱、自尊、自立、自强的人。

    桃李芬芳

    乐教爱生,关怀每一颗求知的心

    师以匠心,遍植桃李。“李老师平时总是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给学生们上课,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问题,是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必须解决的问题。李老师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言传身教,提升职业涵养。“作为教师,她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回顾过去的教育历程,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见证了无数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在迷茫中寻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

    在整个教学生涯中李老师不断进取,与时俱进,取得了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企业信息化ERP管理咨询师。曾任管理学院副院长,双师型教师,南宁市高层次D类人才,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专家、广西科技专家库成员、硕士生导师;在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过“广西高等学校先进教学管理工作者”称号以及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十多项荣誉;获得过第七届、八届、十五届广西高等教育软件大赛的二、三等奖及优秀奖;2019-2021年获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主持各类教改、科研等各类课题共12项;参与各类课题共有12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2部等等。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李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书育人当成人生最幸福的事业去追求,“用心”“用情”“用爱”去付出,时刻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放在心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在她看来,教学是个“良心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品德的引路人,她始终秉持着“人梯精神,精进不休,分劳赴功”的美好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自我赋能,为我们展现了一名人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从业历程。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日复一日,润物无声,这就是老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