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初心
2005年6月,学校第一次招聘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梁宁娜老师通过考核、试讲来到了邕江大学——南宁学院的前身,成为外管系的第一位讲授管理类课程的本校教师,也是学校第一位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按照当时学校的惯例,校领导会亲自约谈新入职的教师,时任常务副校长的丘国春教授和外管系主任梁义华教授与她有了一次难忘的会晤,两位领导的亲切话语让她放下了一开始的忐忑,听到丘校长说到办学目的就是帮助每一位学子获得成功,从而让每一位学子身后的家庭和更多的人受益,这让她想到自己的经历,敬佩之情由然而生,而这正与她离开工作9年的企业重新择业的心愿相符,她希望把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营销策划中的工作经验与人分享,让这些人能帮助更多的企业稳定地生存与发展,不再为生计而忧心重重,学校的办学目的正是她的初心,为此她激动不已,这就是她想要的工作。她斩钉截铁地承诺,会努力工作,尽心教学,对学校、学子负责,不会把邕江大学作为跳板。走出办公室,她感到天地广阔,为能投身于这项造福于人的工作而兴奋不已,为能追随学校领导的意志而感到使命的神圣。
她的委屈
为了学校的发展,她接下了“双肩挑”的繁忙工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的征程中,联系了华联超市开展实习活动,第一次合作,企业要求学校提供担保,否则不接收学生。多方沟通,最后企业松口说可以接受个人担保,她考虑再三,为了学生们的实习能开展,毅然以个人名义与企业签订了担保协议。担惊受怕的几周,发生了太多事情,有学生收到假币,有学生受伤,每天的担心都是到上晚班的学生安全到校后才停止,感谢企业的通力协作使得实习圆满结束。还没来得及为校企合作研究收获的成果高兴,她却陷入无端的指责和谣言中,惊讶之余,她感到委曲不已。可是,又一次可以让学生培训后送到头部大厂工作的机会摆到面前时,她毅然还是选择了和企业合作,这次是自愿原则,没有超过30人报名的结果和前后发生的事情,让她感受到自己的热心肠不被人信任的委曲。上课的高要求也受到非议,她为着学校、学子发展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感到的还是委曲和伤心。
她的坚持
委曲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初心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努力方向感到迷茫,此时一份更好的工作正好摆在了她的面前,她犹豫了。她永远记得那天下午下班后,陆陆续续接到近20多位学生的电话,有的学生是在回家的列车上打来,有的学生在学校的宿舍打来,还有的从千里之外的家里打来,有的则是发来短信……感谢着她的帮助,感恩着她教学的认真,诉说着记得她教学中说过的某句话……这一天,她又一次感到天地广阔,她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学生们从中受益了,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天,也是她成长强大的一天,她更加坚定初心,只要每次授课能有一位学生认真听讲,得到一位学生的认可,让他有所感悟,那这次授课就是值得的,年复一年,“帮助每一位学子获得成功”就不是一句空话;她也更加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以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不被理解,都不会摧毁她的干劲,对于静心教学、完成初心使命,其他任何事情都不会成为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感谢那天接到的许多电话,留住了她的人、她的心,也让她变得更坚强、更清醒。以后的年份里,每当有学生发来短信问,“梁老师,您还在南宁学院工作吗?”她都会回答,“当然,我不会换单位,会做到我退休的。”
她的努力
再一次坚定了初心后,她全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学无止境,只为更好地培养南院学子,掌握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教学上,她始终在探索如何将比较难的专业课程讲得简单,让学生能听得懂,还能有所悟。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最有效的教学引导方式;钻研各种管理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到教学中与学生分享;面对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她从不放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始终相信孩子们的实力和优势。同时学无止境,虽然梁老师已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但还是参加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管理心理学专业博士课程的进修,获得教授职称后,为了学校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了解国外高校的不同教学方式,她又开始了泰国Walailak University 管理哲学博士学位的进修。为了让学生们敢于学习、勇于学习,她经常和学生们说,“觉得知识和技能难,只是因为你们还没有弄懂它,如果学懂了,那便是容易,难和不难,就在于懂与不懂,懂了就是容易。我会以你们懂的语言、懂的方式来讲解,所以,学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你们把别人认为难的东西学会,你们会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会感受到以前没有体会过的学习的快乐。”
她的愿望和祝福
曾经,她作为“双肩挑”教师,在校、院领导的带领下,完成了基础实验室的合格评估,实现了“千亩万人本科”的目标;面对学校硕士点建设的未来,她憧憬着南宁学院“人才济济学校一流,师生出类拔萃,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进,虽小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