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乐
韩志成
兴安岭上,意气冲霄汉。
人未老青山踏遍,屈指十年树木。
坎坷成就华章,仕旅云淡风轻。
今驻不孤湖畔,望龙岗再登攀。
这首清平乐,是我40年来工作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我从东北小兴安岭走来,1985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做了十年的森林消防工作,后通过自学考上了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税务专业,1998年硕士毕业后到佳木斯国税局做了三年党组秘书,2001年到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任教,一直工作到2023年退休。2024年9月,我作为银龄教师应聘到南宁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任教。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做高校教师是时间最长的,也是最令我感到荣耀的,正应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任高校教师,我虽未作出突出贡献,但足可慰,烛影微光,鸿爪留痕,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真地工作,不断地求索。
以身示教,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常和学生说,教师和学生是命运共同体,老师也是一本书,这书的内容或激昂,或跌宕,或舒缓,或沉郁,但不论怎样,主旋律一定要激扬澎湃,始终如一,不因职场得意而涣散,不因仕途坎坷而沉沦,正如汹涌奔腾的急流,终会冲破眼前的阻碍,一路向前,冰封凌阻,黄河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欺,梅花依旧笑春风。
我深感到,保持布衣本色,与学生平等交流,有助于形成师生互动共识,共同把教与学搞好。鉴于学生上课不善于做笔记,我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学生,指导学生怎样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笔记就是知识宝塔上的明珠,没有了这个明珠,宝塔就不亮。实践也证明,笔记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搭建起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养成整体、系统思维的习惯,笔记做得好的学生,在考研、考公务员方面和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
令老师最欣慰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尽管我带过的学生不能说个个出类拔萃,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生,恰恰是基础薄弱、起点低的学生,他们现在有的成了高校骨干教师、副教授,有的刚刚考上博士,有的成了税务干部,但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扎实实,不断进取,日臻尽善的业务骨干、职场精英。我坚信,“悟道有先后,精神无差异”,无论身处何境,只要精神如一,每个人都能追上最好的自己!
孜孜以求,勇于面对新的挑战
我是半路出家涉足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注定没有平坦的路好走。那便只能“日之不足,夜以継之”。从2001年在桂林理工大学任教师时起,经过十年的努力,总算可以登堂入室了。2006——2011年我在财政部科研所读博,秉承老师的研究方向,在老师的鼓励下选定了有一定挑战性的中国财政后备制度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于是便开启了艰难的跋涉之路,可谓艰苦卓绝。因基础薄弱,天资愚钝,加之国内文献稀少,走了不少弯路,但终于峰回路转,天不负我,经过五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毕业论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又经过一年的修订润色,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专著《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研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老师欣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虽不敢说本书对中国财政改革有何贡献,但有一条我可以保证:书里没有错别字。
不孤湖畔又逢春,卧龙岗前再登攀
回首向来锦瑟处,再把余晖迎朝阳。不孤湖虚怀若谷,无论邕江如何涨水,他都波澜不惊,雍容泰然,夫子风范,纳百川而不自满,容万物而不自矜,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德必有邻;风雨桥蜿蜒湖上,娴雅清秀,亭亭玉立,清风习习,碧荷荡漾,红莲飘香,鱼翔浅底,有凤来仪;图书馆博大气象,敖文园新知天地,卧龙岗英才汇聚,南硅谷新质摇篮,南院人意气风发,志存高远!
身处青春洋溢的南宁学院校园,我备受鼓舞,仿佛又回到了青葱岁月,获得了再成长的机会,毕竟,我的硕士同学都比我小10岁,最小的博士同学比我小20岁,南宁学院商学院的青年教师比我小30岁。面对这个年龄标尺,我不敢说自己老。
作为一名银龄教师,我深切感受到了南宁学院商学院领导和老师给予我的厚爱和殷切期望,我只有努力工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为莘莘学子的成才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