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电话: 0771-5900862
    传真:
    邮编: 530200
    邮箱: sxy@unn.edu.cn

    学院动态
    南宁学院“爱无障碍・因有回声”特殊儿童关爱活动次日温情再续点亮成长光
    2025年07月11日 17:20  来源:   浏览:

    2025年7月8日,南宁学院“爱无障碍・因有回声”特殊儿童关爱活动进入第二天,志愿者们带着首日积累的默契,深耕感统运动、生活技能、社交游戏及综合主题互动四大场景,用适配孩子节奏的陪伴,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成长的阶梯,让延续的温情在细节中自然流淌。

    感统运动课:用活力唤醒身体

    感统运动课上,志愿者依据孩子个体差异,调整平衡木高度、定制抛接球难度。有的孩子在志愿者牵手辅助下,勇敢迈出平衡木第一步,从摇晃踉跄到稳步前行,每一步都凝结着突破自我的力量;抛接球环节,志愿者半蹲身姿,配合孩子节奏,让小球在互动中传递信任,助力孩子感知身体与外界的连接,用运动活力唤醒感官潜能。

    生活技能课:凭耐心传递温度

    生活技能课聚焦穿衣、整理等日常,志愿者化身“小老师”,分解动作、反复示范。手把手教孩子系鞋带时,志愿者放慢节奏,从穿绳到打结,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掌握;整理书包环节,引导孩子分类收纳,让生活自理的种子,在耐心教学里慢慢发芽,传递“授人以渔”的温暖。

    社交游戏课:借互动搭建桥梁

    社交游戏课里,“合作拼图”“接力传递”等游戏接连开展。志愿者全程陪伴,引导孩子主动沟通、分享想法,当语言障碍的孩子用手势配合志愿者完成拼图,当内向的孩子在接力中收获伙伴加油,社交的桥梁在互动里悄然搭建,志愿者的细致观察与温柔引导,帮助孩子打破社交壁垒,让笑容成为课堂最生动的语言。

    综合主题课:锻炼协作与思维能力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化身“故事姐姐”“游戏伙伴”,通过趣味故事分享,借助电子屏展示生动画面,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积木搭建中,一对一耐心陪伴,引导孩子动手动脑,在互动中锻炼协作与思维能力,欢声笑语在教室里不断回荡。

    团队当天活动结束召开了总结会复盘当日工作。“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大家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以辅助者的身份配合专业教师开展工作,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林月梅老师的叮嘱让志愿者们更加明确了工作定位,为后续服务提供宝贵参考。队长梁海梦就活动流程、安全保障等进行梳理,肯定了队员们的耐心与创意,同时也交代了第二天服务实践的注意事项。志愿者们将根据总结调整次日计划,以更专业的陪伴助力特殊儿童成长,让“回声”关爱持续传递,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两日的相处,爱与陪伴的力量不断沉淀。志愿者们用持续的热忱,为残障儿童营造无障碍的温暖空间,让“回声”愈发响亮。这场以爱为名的行动,正通过日复一日的坚守,传递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也让更多人看见残障等特殊儿童在陪伴中成长的美好模样,凝聚起更多关爱特殊孩子群体的正向力量。商学院供稿:/梁勤带、蔡小云 /梁海梦、梁勤带、蔡小云 一审一校林月梅、刘欣蕾 二审二校陈可、温丽玲 三审三校覃雪莲、蒙永亨

    感统课上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开展体育运动

    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一起画画

    梁海梦队长召开总结会复盘工作

    指导老师林月梅和志愿者进行总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