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电话: 0771-5900862
传真:
邮编: 530200
邮箱: sxy@unn.edu.cn

党建工作
商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赴崇左龙州开展“兴山之道——广西‘厚植山的底蕴’” 特色党日活动
2025年04月22日 09:28  来源:   浏览:

为深入挖掘山区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有效路径,2025年4月12日,南宁学院商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在陈教授的带领下,奔赴崇左市龙州县,开展了一场以“兴山之道——广西‘厚植山的底蕴’”为主题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支部成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山区文化遗址、生态景观以及红色教育基地,深度感悟“山育人文、山护家国”的深刻内涵与价值。

溯山探源,寻访左江山脉文脉

清晨7时30分,队伍从南宁启程,首站抵达花山服务区。在这里,陈教授为党员们展开了一幅左江流域山地地理的精彩画卷。陈教授指出,左江不仅是连接各方的水系纽带,更是千百年来山间文明孕育的摇篮。其支流蜿蜒穿梭于喀斯特峰林之间,滋养出了独具魅力的骆越文化。党员们认真聆听,深刻体会到左江山脉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

山关对话,见证边贸与生态共融

10时30分,实践团队走进中越边境水口口岸。陈教授阐释山区丰富的物产如何借助口岸的优势,源源不断地联通东盟市场。他强调,水口口岸在广西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点作用。党员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观察口岸繁忙的景象,深刻认识到边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重要性。

界碑前哨,赓续红色戍边精神

11时,全体人员肃立于中越边境944(3)号界碑前。陈教授讲述了镇南关大捷等边疆保卫战的英勇历史,并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加深同志们对界碑重要意义的理解。随后,党员们参与界碑拓印体验,亲手触摸界碑上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深刻体会到“一碑连两国”背后所承载的神圣主权担当。

登城观势,领悟依山而治的智慧

12时30分,全体同志攀登清代小连城遗址。面对1400级石阶,陈教授以“山势为盾、石阶为梯”为引,讲解古人如何借助山形构筑防御体系。在炮台遗址,他结合龙州起义的红色历史,指出“山高志更高”的红色精神,是当代青年厚植山区底蕴的精神源泉。党员们在攀登过程中,亲身感受着历史的厚重,领悟着古人依山而治的智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

青山铸魂,缅怀英烈忠魂

16时,队伍来到龙州烈士陵园举行庄重的缅怀仪式。33米高的烈士纪念碑在苍翠山麓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敬献花篮、默哀致敬。陈教授在“微党课”中讲述:“无数英烈曾以山为营、以林为障,用生命守护山河无恙。他们的故事,是‘山的底蕴’中最厚重的篇章。”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以“山”为主线,将地理风貌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党员思考如何以生态保护传承山文脉、以创新发展激活山经济,为广西“厚植山的底蕴”贡献青春力量。(商学院供稿:文/于杨永 图/庞俊杰 一审一校:于杨永、田元浩 二审二校:陈可、温丽玲 三审三校:覃雪莲、蒙永亨)

在中越界碑处进行合影

登小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