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研究所)概况
南宁学院“东盟跨境电商产业研究院”是一所致力于推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库和创新平台。该研究所成立于2022年11月,是南宁学院依托商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识学院等优势学科,围绕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需求,专注于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研究的高端智库。
研究所主要开展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领域相关的应用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等研究和咨询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选型、运营、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并组织相关学术研讨会、培训、论坛等学术活动。同时,研究所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政企学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关系。
该研究所的成立,有利于提升南宁学院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为中国-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一)关键科学问题
本研究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如何提高本地供应链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方式销往东盟国家的收入和效率。
以上问题可以分解成三个子问题:
1. 宏观问题:RCEP、东盟国家和本地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有哪些是利于本地供应链产品以跨境电商方式对外销售?
2. 微观问题1:本地工业品或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内部适配跨境电商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问题;
3. 微观问题2:本地供应链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对外销售效率优化和收入提升的问题;
(二)领域、方向及内容
研究方向1:政策研究。主要研究东盟国家(地区)及国内有关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东盟各国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电子商务法规、消费者保护法规、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等。同时研究中国《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比较分析,找出不同国家政策落实情况与电商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判断政策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2:标准研究。主要研究东盟国家及中国有关跨境电商领域相关标准。如电子支付标准、移动支付标准、电子发票标准、商品条码与电子标签标准、电商网站信息安全标准等。通过标准比较分析,找出标准差异造成的技术壁垒,研究不同标准在跨境电商中的适用性,为促进跨境电商标准一体化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方向3: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支撑跨境电商发展的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与支付技术。如跨境电商网站平台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无人仓储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技术、跨境电商支付系统技术等。通过技术运用研究,分析不同技术在实现跨境电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新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运用潜力,探索技术在跨境电商创新与发展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企业跨境电商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以上三个研究方向从政策、标准和技术层面分析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相互补充,全面系统地研究跨境电商领域内外部发展因素,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立足点与发展策略。研究过程还可根据需要选择个方向进行深入,或综合多个方向开展研究,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三、主要人员简介
汪涛,博士,专业方向: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与物流管理。
南宁学院商学院院长。广西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通讯鉴定专家、广西高教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历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西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广西数量经济学会理事。
先后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5项省部级教改项目。荣获省部级科研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专著4部。发表CSSCI或核心期刊论文11篇。
四、社会服务、学术交流
南宁学院“东盟跨境电商产业研究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活动。
(一)社会服务活动
1. 举办跨境电商公益讲座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广大市民普及跨境电商的基础知识、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升市民对跨境电商的认知度和了解度,增强对跨境电商的信心和兴趣。
2. 组织跨境电商培训班
针对不同人群(如企业家、中小微企业主、大学生等)开办不同形式的跨境电商培训班,通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操作,提升学员的跨境电商实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3. 开展跨境电商咨询服务
设立跨境电商咨询窗口或平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在线或线下的跨境电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跨境电商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跨境电商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和技术需求研究报告等咨询服务。
4.提供规划和建议
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跨境电商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5. 开展跨境电商相关课题研究
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二)学术交流活动
1. 举办跨境电商学术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围绕跨境电商的市场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跨境电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发表跨境电商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组织跨境电商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提高东盟跨境电商产业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3. 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实验室建设
建立跨境电商创新实验室,引进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平台,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推动跨境电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相关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和升级提供动力和支持。
4. 发表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与研究报告
发表研究成果于国际国内学术期刊或会议,促进相关领域内的学术积累与交流,提高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
五、主要研究成果
1.科研项目承担情况
目前本科研平台已经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地市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协作1项,具体见下表:

2.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
目前本科研平台已经发表D类论文3篇,E类论文5篇,专利申请1项,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成果类型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刊物、出版社或授权单位名称 |
年、卷、期、页或专利号 |
论文期刊(奖项)级别、专利是否转让 |
1 |
论文 |
我国流通业创新发展方式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绿色流通视角 |
项群娟 |
商业经济研究 |
2020,(08) |
D类 |
2 |
论文 |
线上评价对网络零售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评论长度的调和效应 |
项群娟 |
商业经济研究 |
2020,(24) |
D类 |
3 |
论文 |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Ecosystem |
项群娟 |
ACM国际会议论文集 |
2020,(10) |
D类 |
4 |
论文 |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解析 |
项群娟 |
现代营销 |
2019,(07) |
E类 |
5 |
论文 |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简述 |
项群娟 |
现代营销(经营版) |
2019,(08) |
E类 |
6 |
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罗汉果企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
江璐 |
品牌研究 |
2021,(13) |
E类 |
7 |
论文 |
新商科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江璐 |
智库时代 |
2021,(34) |
E类 |
8 |
论文 |
中国-东盟营商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 |
莫晓 |
法制博览 |
2019,(13) |
E类 |
9 |
专利 |
一种可调试市场营销展示台 |
项群娟、姚雄飞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ZL202022043014.5 |
未转让 |
3. 研究所成员活动图片

图1 研究所成员赴南宁金桥国际农产品市场调研

图2 研究所成员赴南宁金桥国际农产品市场调研

图3 研究所成员赴南宁金桥国际农产品市场调研